朋友们,最近楼市可真是热闹!青岛、沈阳、湖南、南京这些地方,齐刷刷地给公积金政策 “松绑” 了。咱老百姓买房最关心的贷款额度、次数限制,现在都变了模样。今天咱就掰开了、揉碎了,聊聊这些政策到底啥意思,对咱买房有啥影响,可别被政策红利冲昏了头,得把账算明白!
一、各地公积金新政咋回事?咱老百姓能多贷多少钱?
先说青岛,6 月 26 日放出大招:公积金贷款额度能叠加限额,最高直接干到 170 万!以前总有人抱怨公积金贷款额度不够,买套大点的房子得跟商业贷款组合,现在额度提高了,压力能轻不少。而且还贷能力系数从 30% 提到 40%,啥意思呢?就是说同样的收入,现在能贷到更多钱了。打个比方,以前月入 1 万可能只能贷 50 万,现在说不定能贷到 70 万,这可都是真金白银的实惠。
沈阳同一天也没闲着,把贷款额度计算的账户余额倍数从 22 倍提到 25 倍。要是你公积金账户里有 10 万块,以前最多贷 220 万,现在能贷 250 万了。更厉害的是,买高品质新房的,贷款上限还能放宽到 1.4 倍,这明显是鼓励大家买好房子啊。
湖南这边更彻底,6 月 28 日直接取消了多项限制。以前申请公积金贷款得连续缴存 12 个月,现在 6 个月就行,门槛直接砍半。最让人惊讶的是,取消了贷款次数限制,以前最多贷两次,现在只要你没结清的贷款,想贷多少次都行。衡阳更是 “豪放”,只要名下没未结清的公积金贷款,随时能贷,这简直是给多次改善型购房者开了绿灯。
今天南京也跟上了节奏,把异地贷款范围从南京都市圈扩展到全江苏省,在省内其他城市买房也能用南京的公积金了。而且存量房贷款期限从 20 年延长到 30 年,跟商业贷款一样了,月供压力又能降一降。
二、政策为啥突然松绑?楼市到底难在哪儿了?
咱看着这些政策挺热闹,可背后反映的是楼市现在的两大难点。第一个难点,楼市预期越来越疲软了。大家都知道,前几年买房的人多,现在不一样了,很多人持观望态度,不敢下手。开发商卖不动房,地方财政也受影响,没办法,只能把公积金这池 “沉淀资金” 拿出来救市。公积金本来是咱老百姓的买房 “存钱罐”,现在成了刺激楼市的工具了。
第二个难点,地方政府手里真没啥牌可打了。限购、限售、限价早就取消了,说好的降准降息呢?今年上半年房贷利率才降了 10 个基点,很多城市还没落实,现在 3% 左右的利率跟以前比是低,但大家还是觉得不够。6 月 27 日央行开会,连 “择机降准降息” 都不说了,改成 “灵活把握政策节奏”,这意思就是大规模放水可能悬了。所以地方政府只能在公积金和购房补贴上做文章,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。
三、公积金政策能救市吗?咱老百姓该咋做?
要说这政策一点用没有,那是瞎说。肯定能刺激一部分购房需求。比如那些本来差一点钱就能买房的家庭,现在额度提高了,可能就够得上了。还有那些想换房的,贷款次数限制取消了,压力也小了。但咱可别抱太高期望,为啥呢?
首先,公积金缴存人数还是不够多。现在全国缴存人数 1.7 亿,占城镇就业人口不到 40%,很多人根本享受不到这个政策。就算缴存了,很多人基数低,账户里钱不多,贷款额度还是有限。我有个朋友在小公司上班,每月就交几百块公积金,账户里才几万块,就算倍数提高了,也贷不了多少,还是得靠商业贷款。
其次,最根本的问题是房地产供需关系变了。以前是供不应求,现在很多地方房子过剩了,大家对房价的预期也变了,不敢再像以前那样投资买房了。现在用公积金买房的,大多是刚需或者改善自住的,真正靠这个政策撬动的需求量有限。
四、咱老百姓买房该注意啥?给你几点实在建议
第一,如果你是刚需,正好有买房打算,现在公积金政策宽松了,确实是个机会。可以算算自己能贷多少,跟商业贷款比一比,能省一点是一点。但千万别为了用公积金而勉强买房,得考虑自己的还款能力,别让房贷压得喘不过气。
第二,改善型购房者要注意,虽然贷款次数限制取消了,但买房还是得看地段、看配套、看品质。现在楼市分化很严重,好房子才能保值增值,别随便买套房子就想着以后能涨价。
第三,投资客就别想了,现在楼市不是闭着眼睛买房就能赚钱的时候了。政策松绑是为了稳楼市,不是为了让房价大涨,指望靠公积金政策炒房赚钱,大概率会失望。
最后,咱得明白,政府出台这些政策,根本目的是为了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,稳住金融系统,稳住土拍数据,稳住开发商。咱老百姓买房,还是得从自己的实际需求出发,别被政策风吹得晕头转向,该出手时再出手,不该出手时别硬上。
楼市这潭水现在有点深,咱老百姓买房就得像过日子一样,精打细算,多听多看多琢磨,别跟风,别冲动,才能买到合心意又不后悔的房子。接下来楼市还会有啥变化,咱接着关注,有新消息我第一时间跟大家唠!
大牛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