固态电池“黑马争霸赛”!5大外资疯抢+国资委控股+低市值,10倍增长倒计时!
2025年6月,全球能源转型进入关键时刻。长安汽车宣布金钟罩固态电池将于年底发布,而奔驰已开始测试能量密度450Wh/kg的固态电池量产车型。
政策方面,工信部将固态电池列入“核心技术攻关清单”,计划到2027年培育3-5家全球领先企业,单个项目补贴高达2亿元。资本市场热度超预期,摩根士丹利预测到2030年,全球固态电池市场将突破1200亿美元,中国占据40%市场份额。
在低空经济领域,eVTOL飞行器单台电池需求高达500-1000kWh,价值是新能源汽车的五倍。全球资本已在这一万亿赛道上布局,技术专利储备成为关键。
经过深度分析产业链,锁定了3家掌握核心技术的公司。
第一家:赣锋锂业,全球唯一覆盖氧化物、硫化物和聚合物全固态技术路径的公司,锂金属负极专利数量全球排名前三。其重庆基地的5GWh混合固液电池已量产,且全固态电池通过了200℃热箱和针刺实验,装车验证顺利进行。预计2025年股价上涨21%,外资持股比例增加35%。
展开剩余34%第二家:当升科技,超高镍正极材料唯一量产商,循环寿命达2500次。作为国内唯一量产镍含量≥95%单晶正极材料的企业,解决了全固态电池界面阻抗问题。与卫蓝新能源、清陶能源共同研发正极-电解质复合体系,阻抗降低60%,适配高能量密度电芯。预计2025年正极材料出货量增长300%,并在特斯拉4680电池供应链谈判中进入最后阶段。
第三家:潜力黑马,外资重仓、国资委控股,公司市值不到百亿。拥有全球首条GWh级修复型固态电池试验线,独创的“补锂”技术将循环寿命提升至8万次。已获得现代汽车45亿元订单,并切入亿航智能eVTOL电池供应链。摩根士丹利、瑞银、高盛等外资机构大举投资,2025年Q2外资持股比例激增200%。背靠国资委,重组预期强烈,烟台基地规划产能达10GWh。
发布于:江西省大牛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